
口罩不見了,酒又回來了──為什麼飛機仍然是狂野的戰場?
口罩不見了,酒又回來了──為什麼飛機仍然是狂野的戰場?
疫情期間,很多人在飛機上瘋了。瘋狂事件的水平從未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我們認為這裡發生了什麼事?
跟踪這一點的一種不錯的方法:
美國聯邦航空局關於「不守規矩乘客報告」的數據顯示,與新冠疫情爆發前的基線相比,反社會行為的水平要高得多。 pic.twitter.com/bepG1fAOzy
— 亞歷克‧斯塔普 (@AlecStapp) 2024 年 12 月 6 日
也許最引人注目的是,自 2021 年以來,機上事故數量下降了 80%。三件事導致了這一點。
- 他們是不同的乘客。 2020 年秋天,時任美國航空執行長 Doug Parker 表示,疫情期間的乘客「與我們的正常客戶有些不同」。 (然後他又反悔了一點,「我們當然愛我們所有的顧客!」)
他們不是商務旅客。正如帕克所說,他們是「前往休閒目的地的休閒顧客」。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第一次搭飛機,利用非常低的票價。換句話說,我當時寫道 每位乘客都是精神航空的乘客 然後。
- 口罩規則結束。疫情期間,口罩成為政治熱點。拜登政府採納了航空公司製定的規則,並將其作為聯邦強制令。 (這超出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法定職責,這是最高法院支持的解釋,最終該職責被地區法院法官否決,使政府擺脫了延長該職責的責任。
在戴口罩規定結束後的一週內,不守規矩的乘客事件立即減少了一半以上。
佛羅裡達州一名女子因涉嫌拒絕戴口罩並向其他乘客吐口水而被趕下達美航空的航班。她告訴警方,他們不尊重她的人權。 pic.twitter.com/9DDZoBa7up
— 薩姆·斯威尼 (@SweeneyABC) 2021 年 7 月 10 日
參加精神航空公司從亞特蘭大到紐瓦克的航班 pic.twitter.com/gBr9jwImjz
— ATL 未經審查 (@ATLUncesored) 2021 年 7 月 23 日
- 酒精重返飛機。 這是違反直覺的。您可能會認為,當航空公司在大流行期間停止在經濟艙出售酒精飲料時,人們的醉酒程度就會降低,因此表現會更好。事實恰恰相反。由於知道飛機上不會提供酒精飲料,他們在機場進行了賽前準備,購買了「隨身攜帶」的酒精飲料,並在飛機上自備了酒精飲料。消費不受監控,醉酒事件增加。
但為什麼事件仍然如此頻繁?我們不再有戴口罩的規定,出行也回到了 2019 年的水準。我認為正在發生一些事情,但很想聽聽您對此的看法。
- 商務旅行更加分散。過去有明確的商務旅行日,受管理的商務旅客知道該怎麼做。現在,他們在任何特定航班上的旅客中所佔的比例都較小。
- 疫情期間休閒旅客持續出遊。大流行時代的優惠尋求者被迷住了,這些乘客更有可能發生事故。 「精神航空公司的乘客類型」仍然在飛行並讓每個人都飛行。
- 社會變得更加奇怪 這場流行病以及與之相伴隨但與之沒有直接關係的力量加速了這一趨勢。無論是社群媒體、原子論或是水中的氟化物, 航空公司是社會的縮影 因為航空旅行已經如此民主化。社會已經變得怪異,這種怪異現像在天空中更加嚴重,因為來自不同背景和期望的人們緊密地擠在一根以超過 500 英里/小時的速度在天空中飛馳的金屬管中。在一個奇怪的社會裡,有些人的日子特別奇怪,壓力水平也隨之增加,所以這一切都出來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需要解釋事件的絕對數量和變化。很容易解釋為什麼在大流行期間緊張局勢加劇,以至於即使乘客較少,航空公司上也發生瞭如此多的事件——以及為什麼一旦口罩摘下、酒水回歸,情況就會顯著平息。難以解決的問題是,為什麼與 2019 年及之前相比,事故發生率仍然如此之高。
更多來自機翼的景觀